谚语谜语歇后语的内涵及功能

1.谚语、谜语、歇后语的特点、精炼、定型以及作为民间俗语的共同特征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的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五种:

一、气象谚语(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

二、农业谚语(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

三、卫生谚语(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

四、社会谚语(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

五、学习谚语(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

谜语(暗射文字、事物让人根据字面说出答案的隐语)

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特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自 魏 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 梵 僧 难陀 ]时时预言人凶衰,皆谜语,事过方晓。” 清 陈维崧 《采桑子·送李云田之吴门迎侍儿扫镜》词:“谜语应猜,庄语非诙。”

歇后语是(特点)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定型)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用群众熟悉,采用这种手法制作的联语就是“歇后联”。

它们的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谚语和歇后语都属于熟语

熟语1、来自民间口语和名人之言

2、来自古代书面语

3、借自外语

而谜语则有不同,但谜语中也有一种通俗的:

(谜语的一种风格)通俗:

这样的谜猜起来障碍要少的多。因为谜面多源于生活,使用通俗的语言。即使是成句,也是平易近人的。在扣合方面,即使有别解,也只是汉字一字多义等手法。所以大众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

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猜一礼貌用语)谜底:首长好

故友两离别。(猜阴历一名词)腊月

2.歇后语,谚语,成语,迷语各20条

兔子驾辕 —— 不合套

三尺长的锯子 —— 又拉又推

利剑斩乱麻 —— 一刀两断

悬崖边止步 —— 停滞不前

秦始皇修长城 —— 千古奇迹;功过后人评

梁头上吊王八 —— 四脚无靠

三间瓦房不开门 —— 怪物

平房门前不漏雨 —— 有言在先

搭戏台卖豆腐 —— 好大的架子

老太太上台阶 —— 一步步来

前有悬崖,后有追 —— 死路一条

耗子进书箱 —— 蚀本

森林里撒网 —— 瞎张罗

骏马驮银鞍 —— 两相配

电视机里放录音机 —— 多响了一层

瞎子当向导 —— 摸不清方向

弹花槌擀烙馍 —— 心里厚

山崖上滚鸡蛋 —— 没有一个好货

理发店收徒弟 —— 从头来;从头学起

卖花人说花贵,卖茶人说茶芳 —— 各有一套

谚语:

1.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4.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5. 伤筋动骨一百天

6. 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

7. 紧紧手,年年有。

8. 细水和流,吃穿不愁。

9. 囊中未空先节约。(布依族)

10.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11. 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12. 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13. 爱衣常暖,爱食常饱。

14. 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15. 三年烂饭砌高楼,三年稀粥买条牛。(壮族)

16. 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来年买条大黄牛。

17. 三年不喝酒,买头大水牛。

18. 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19.烫饭吃三年,能买一亩田。

20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成语:

行尸走肉、金蝉脱壳、百里挑一、金玉满堂、背水一战、霸王别姬、天上人间、不吐不快、海阔天空、情非得已、满腹经纶、兵临城下、春暖花开、插翅难逃、黄道吉日、天下无双、偷天换日、两小无猜、卧虎藏龙、珠光宝气

谜语

01.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谜底】手指

002●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是开口,掉出舌头。【谜底】瓜籽

003●人**,它穿衣服,人脱帽子,它戴帽子。【谜底】衣帽架

004●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谜底】冰箱

005●两只小口袋,天天随身带,要是少一只,就把人笑坏。【谜底】袜子

006●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谜底】蒜

007●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谜底】雨伞

008●身穿大皮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谜底】绵羊

009●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谜底】荷花

010●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谜底】碗

011●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有四只脚,自己不会走。【谜底】桌子

012●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谜底】香皂

013●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谜底】西瓜

014●不怕细菌小,有它能看到,化验需要它,科研不可少。【谜底】显微镜

015●象只大蝎子,抱起似孩子,抓挠肚肠子,唱出好曲子。【谜底】琵琶

016●是笔不能画,和电是一家,要知有无电,可去请教它。【谜底】测电笔

017●圆筒白浆糊,早晚挤一股,兄弟三十二,都说有好处。【谜底】牙膏

018●上不怕水,下不怕火;家家厨房,都有一个 (打一生活用品)。【谜底】锅

019●一个老头,不跑不走;请他睡觉,他就摇头(打一物)。【谜底】不倒翁

020●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干活,四姐做活不点灯。(打四种动物

)【谜底】蜜蜂 ,蜘蛛,萤火虫,纺织娘

3.俗语,谚语,歇后语

1、谚语是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结晶,同时在外国也收到广泛应用。

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2、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如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吃人家饭,受人家管 大树底下好乘凉 大意失荆州 大丈夫能屈能伸 地在人种,事在人为3、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

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

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

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

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

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4、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语言形式。

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二)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歇后语和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

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

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

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 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

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1)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5、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一股出于名人之手,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例如“穷不失义,富而不骄(《孟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格言意在阐发事理,多为警策之辞,所以在议论中引用格言,能够给人以启示,更富于说服力。格言在形式上与谚语解相似,都是完整的句子,在内容上一般都具有教育意义。

但二者又有区别:从来源看,谚语多出自群众集体创造,格言则往往出自名人之手;从语体看,谚语多为口语,而格言多为书面语。综上所述,谚语,。

4.歇后语的意义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5.民间谚语 附:俗语,谜语,歇后语 (中国民间文学集

生瓜梨枣,见了就咬(凡是水果类的东西,你只要路过果园、瓜园,成孰时偿偿,主人不会拒绝,并非常欢迎,农俗淳厚)。

桃养人,杏害人,李子行里埋死人(吃桃有益,杏多吃有害,李子要少吃)。

桃三杏四梨五年,小枣当年就还钱(指果树栽后结果时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读书好,白首方恨用功迟。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学习不思考,知识记不牢。

学习如赶路,不能松一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知识来自积累,才能在于多学。

6.表达上有特点的谚语,歇后语有哪些

歇后语的语言诙谐幽默,还有包含一定的道理。

有点像谜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像谜语的谜面起到了打比方的作用,后半部分又像谜语的谜底,起到了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的作用。不同的是说歇后语时可以把两部分都说出来,也可以只说前一部分。

歇后语在使用时往往只用前半部分的比喻,而“歇”去了后半部分的说明,让听话的人、看书的人自己去揣摩领会,“歇后语”的名称正是这样得来的。“他要是能办成这件事,那是西边出太阳。”“西边出太阳”,比喻说明“不可能”。“歇”去了“不可能”,话说得既简洁,又含蓄,真叫一举两得。这也就使歇后语具有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的特点。

7.民间的谜语谚语歇后语

****青草结成一间屋,兄弟生来十五六,自小分房各自宿。(莲蓬)

****自小生在富贵家,时常出入享荣华,万岁也曾传圣旨,代代儿孙做探花。(蜜蜂)

****远看头枕高山,近看脚踏大海;奔流一泻千里,平生只去不回。(河)

****日行千里不出乡,同胞兄弟各爹娘;高中状元无榜上,结发夫妻唔久长。(演戏)

****四条木柱起高楼,百万将*在里头;但得姑娘载饮食,百万将*举起头。(养蚕)

****身体摇摇转,珍珠粒粒飞,黄马跑中间,白马跑四围。(筛米)

****一枝竹仔,柔柔嫩嫩,千刀万斩都唔断。(雨)

****一条长桥架空中,日头在西佢在东。数数颜色都唔少,紫绿青蓝黄橙红。(虹)

****一个肿肚皮,生来怪脾气,唔打唔出声,越打越欢喜。(鼓)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着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荷花)

****围内一枝枪,点兵入较场,雷声一下响,大细脱衣裳。(磨谷)

****拉开天窗,磨定老姜,一啖一个,透心滑肠。(吃田螺)

****珍珠玉粒女,嫁个穷夫竹叶郎,今晚投河吊颈死,明朝解去入衙门。(棕子)

****乌山船,载白米,一载载到衙门口,衙门笃笃开,空船带出来。(吃瓜子)

****上山嘻嘻唆唆,下山搅乱山河,文武百官捉我不到,皇帝老爷奈我无何。(风)

谚语谜语歇后语的内涵及功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秀网 » 谚语谜语歇后语的内涵及功能

文化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是谚语吗

阅读(80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是谚语吗,内容包括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什么意思,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谚语或名言一人传虚。详情见百度百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意思是一个人传出没有根据的事,众多的人跟着传播,就被当作实有的事了。指根本无事,

文化

学手艺谚语

阅读(9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学手艺谚语,内容包括关于技艺高超的谚语,用一句熟语或谚语表示学技术学得越精细越熟练越好,手艺需勤学苦练的熟语或谚语。会挑水的不怕水荡,会走路的不怕路窄。2、好舵手能使八面风。3、巧匠手里无弃物。4、艺多不压身,艺高

文化

更改过的谚语

阅读(7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更改过的谚语,内容包括求修改过的搞笑俗语please!,关于“知错就改”的谚语、俗语和名人名言,知错能改的谚语或歇后语。关于“知错就改”的谚语、俗语和名人名言有:1.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2. 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

文化

描写莲花的谚语

阅读(74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莲花的谚语,内容包括描写荷花的谚语,写关于莲的谚语与俗语,关于荷花的『两句』谚语。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

文化

形容工作抓住重点的俗语或谚语

阅读(94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工作抓住重点的俗语或谚语,内容包括形容做事抓住关键时刻的成语或谚语,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的的谚语,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的的谚语。形容做事抓住关键时刻的成语有: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画龙点睛、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一

文化

有关天气的谚语的教案

阅读(70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天气的谚语的教案,内容包括怎样预报天气教学设计,人教版一二年级课本中的天气谚语,天气谚语。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依据天气谚语来预报天气。2.会收集天气谚语等有关天气预报的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知道人们是

文化

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英文

阅读(12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英文,内容包括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用英语是如何表达的要的是谚语搜,[英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英文翻译是什么,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英语是什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英文翻译是:"Gifts of roses, han

文化

皮肤谚语

阅读(54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皮肤谚语,内容包括关于皮肤的谚语,“Beautyisonlyskindeep”啥意思,关于话语的谚语格言。Beauty is only skin deep美貌是浅薄的。Beauty is only skin deep. 「Beauty」是「美

文化

圾的谚语

阅读(5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圾的谚语,内容包括歇后语10个谚语10个,很短的谚语100个,关于农谚的谚语。关于农谚的谚语汇总如下蚕豆不要粪,只要灰里困。2、倒萍越早,早稻越好。3、冬草肥田,春草肥禾。4、好种出好苗,良种产量高。5、秋后不深耕

文化

读书的好处古谚语

阅读(5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读书的好处古谚语,内容包括关于读书好处大的谚语,读书好处的谚语,关于读书好处的名言。不知义。蒲松龄 读书百遍。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下笔如有神,不成器,白首方悔读书迟。 庄子 非学无以广才,而知也无涯。 老子 路漫漫其修

文化

谚语新论

阅读(53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谚语新论,内容包括谚语20条,谚语中的科学道理,经典谚语900句。亲爱的楼主: 您好! 您想知道谚语的是吧? 其实谚语有很多的。我就回答部分啦!谢谢!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

文化

争分夺秒工作谚语

阅读(53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争分夺秒工作谚语,内容包括关于拯救生命争分夺秒的名言警句,激励自己争分夺秒好好学习的警句有哪写,激励自己争分夺秒好好学习的警句有哪写。1.在洪水到来之前,人们争分夺秒地抢修大坝。2.为了能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同学

文化

不怕天寒地冻的谚语意思

阅读(58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不怕天寒地冻的谚语意思,内容包括不怕天寒地冻的下一句是什么谚语意是什么,天寒地冻的成语意思,天寒地冻成语意思。天寒地冻 tiān hán dì dòng 成语解释天气非常寒冷;大地到处结冰。 成语出处宋 王十朋《南州春色》词:“

文化

带禁的谚语

阅读(5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禁的谚语,内容包括带有禁字的成语,关于禁止的成语,表示禁止的成语。带有禁字的成语 :情不自禁、忍俊不禁、弱不禁风、令行禁止、形格势禁、禁乱除暴、禁中颇牧、拑口禁语、禁暴正乱、悬为厉禁、摇手触禁、禁网疏阔

文化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是谚语吗

阅读(80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是谚语吗,内容包括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什么意思,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谚语或名言一人传虚。详情见百度百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意思是一个人传出没有根据的事,众多的人跟着传播,就被当作实有的事了。指根本无事,

文化

学手艺谚语

阅读(9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学手艺谚语,内容包括关于技艺高超的谚语,用一句熟语或谚语表示学技术学得越精细越熟练越好,手艺需勤学苦练的熟语或谚语。会挑水的不怕水荡,会走路的不怕路窄。2、好舵手能使八面风。3、巧匠手里无弃物。4、艺多不压身,艺高

文化

更改过的谚语

阅读(7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更改过的谚语,内容包括求修改过的搞笑俗语please!,关于“知错就改”的谚语、俗语和名人名言,知错能改的谚语或歇后语。关于“知错就改”的谚语、俗语和名人名言有:1.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2. 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

文化

描写莲花的谚语

阅读(74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莲花的谚语,内容包括描写荷花的谚语,写关于莲的谚语与俗语,关于荷花的『两句』谚语。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

文化

形容工作抓住重点的俗语或谚语

阅读(94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工作抓住重点的俗语或谚语,内容包括形容做事抓住关键时刻的成语或谚语,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的的谚语,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的的谚语。形容做事抓住关键时刻的成语有: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画龙点睛、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一

文化

有关天气的谚语的教案

阅读(70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天气的谚语的教案,内容包括怎样预报天气教学设计,人教版一二年级课本中的天气谚语,天气谚语。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依据天气谚语来预报天气。2.会收集天气谚语等有关天气预报的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知道人们是

文化

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英文

阅读(12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英文,内容包括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用英语是如何表达的要的是谚语搜,[英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英文翻译是什么,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英语是什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英文翻译是:"Gifts of roses, han

文化

没有准备的谚语

阅读(68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没有准备的谚语,内容包括没有准备的成语,形容没有准备的成语,形容没有准备的成语。cù bù jí fáng【解释】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既不炳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