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诗词的演变史

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极其体裁的分类,首先介绍一下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

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

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

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

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

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

《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

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

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

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

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

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

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类。

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

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

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另外,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

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

那么它跟词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

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

如张养浩的《闲居三首之一》“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苦。

(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

”其中括号内的字就叫衬字。

上面简略地介绍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中国诗歌发展史

中国诗歌发展史

发展阶段如下:

1、先秦启蒙

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

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其标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楚辞(骚体)。

楚辞句式长短参差,以六言、七言为主,多用“兮”字。

《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融汇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垂范于后世。

2、汉代兴起

汉代前期,文人诗坛相对寂寥,民间乐府颇为活跃。

“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所收集与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

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

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其标志是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

3、魏晋成熟

三国、西晋时期留下的诗歌不多,仅有嵇康等人的诗歌作品。

东晋诗歌渐多,产生了大量文辞绚丽的作品,而陶渊明独以其清新的诗风为后世推崇。

南朝文风绚烂,诗歌靡丽,大量用典,以齐梁的诗歌为盛。

北朝诗歌朴素、有风骨,以《木兰辞》为最好。

这段时期产生了大量的诗歌评论,对诗歌的内容、思想、鉴赏产生了巨大作用。

南朝文人提出四声说、八病说,对后来的诗歌创作、鉴赏产生巨大影响。

4、隋唐兴盛

隋唐时期,诗风极盛。

唐前期以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最。

李白、杜甫为盛唐诗歌最好的作者,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作品,杜甫的《兵车行》等作品为盛唐的天空增加了许多云彩。

中唐诗歌有大历十大才子等人创作,白居易为中国诗歌的又一高峰,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唐朝晚期,杜牧、李商隐的诗歌成就很大,诗歌创作多忧国伤时。

唐朝中期,词定型。

唐中晚期产生了不少词作,大量写词的有温庭筠。

5、宋元繁荣

五代好诗较少,北宋诗歌以苏轼为最好,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影响很大。

南宋前半期,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诗作极多,成就很大。

五代十国时期,词兴起,冯延已、李煜为极好的词作家。

北宋词成就极大,代表人物欧阳修、苏轼、柳永、晏几道、李清照等。

6、明代的“复古”与革新

明代初期,诗歌复兴,代表作家刘基、高启。

明朝中期,台阁体、前七子、后七子相继兴起,作品多为歌功颂德、复古、学习古人等。

明后期诗歌成就不高。

7、清代的虚假“中兴”

清朝诗歌作品、作者数量巨大,滥作之多,触目惊心,代表人物,乾隆帝。

后期有龚自珍等人,诗作不佳。

8、近现代的虚大与危机

近代诗歌初,沿习古制,但产生了黄遵宪等怪胎。

词作有王国维等,然作品不佳。

新文化运动之后,新诗兴起,即现代诗。

民国现代诗除新月派外,多是自由诗,格调不高、不押韵、内容贫乏、矫揉造作。

新中国建立以后,诗歌创作一度陷于停滞。

1978年后,十年内朦胧诗大为盛行,代表人物北岛等。

20世纪开始以后,网络诗歌兴起,虽然水平错落,但是佳作频多。

扩展资料:

现代(当代)诗歌的主要流派:“五四”诗歌、新月派、现代派、湖畔派、九叶派、朦胧诗、第三代、中间代、70后,80后等。

1、新国风

新国风即国风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

新国风的基本定义是:秉承“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传统精神,站在民众的立场,用凝练的语言、流转的韵律、表达抒发自己对于当代生活的切实感悟,并力求达到晓畅明白却又内蕴深厚的艺术效果。

2、“五四”派

现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其主体是用白话写作,以打破旧诗词格律为主要标志的新诗。

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

3、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歌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代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代演变

1、隋唐时期服装的转变时期

隋唐时期由于*治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个时期的服饰变迁为历史过渡时期。

其上承历史服饰之源头,下启后世服饰制度之经道。

男子的常服为幞头、袍衫、穿长靿靴。

但此时的袍衫与前朝略有不同,式样为圆领、右衽、窄袖、领袖裾无缘边。

2、宋代的服装趋于保守

宋代的服饰,大体沿袭前唐,但在服装式样和名称上还略有差异。

宋代的缺胯袍衫式样有广袖大身和窄袖紧身两种。

穿褙子和半臂的习惯极为普遍,但都不能作为礼服穿用。

3、辽金元时期服饰

辽、金、元时期的服饰既有汉人的礼服制度又有本民族特色。

辽金男子的服饰多为圆领、袖的缺胯袍,着长统靴或尖头靴,下穿裤,腰间束带。

元代男子的服饰有汉族的圆领、交领袍,也有本民族的质孙服,其形制与深衣类似,衣袖窄瘦,下裳较短,衣长至膝下,在腰间有无数褶裥,形如现今的百褶裙,在腰部还加有横襕。

4、明清时期服饰变化

明朝的服饰在唐朝服饰的基础上结合宋元服装形式中的某些元素,而生成了自己朝代服饰风格。

因为明朝的*治思想达到了中国历代前所未有的保守,明朝服饰风格也变得束缚闭塞。

5、民国时期至近现代

直到鸦片战争后,世界强行打开中国大门,清末西洋服装传入后,中国人的服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末时期在中国境内随处可见西洋服装和长袍马褂并存现象。

自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是中西结合的最有力的时代产物。

扩展资料:

汉服文化:

传统服装汉服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

上衣下裳制,相传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这一传说可以在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绘中,得到印证。

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

上衣下裳的服制,据《释名·释衣服》载:“凡服上曰衣。

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

下曰裳。

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

这种服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传统服饰

诗词的历史

诗词的历史

古代诗歌的发展历史

1.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2.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

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

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离骚》是其代表作。

《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

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

3.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

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

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

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4.魏晋时期,文人五言诗开始兴盛。

其代表是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晋朝的陶渊明。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被诗论家称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的代表,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

5.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

李白、杜甫分别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唐诗的“双子星座”。

李白有“诗仙”美称,其诗清新飘逸。

杜甫有“诗圣”之称,其诗沉郁顿挫,有“诗史”之称,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名诗人,号香山居士,其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唐代的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其特征。

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派其作品多描写塞外奇异风光,抒写将士乐观豪迈精神及在征戎生活中的复杂矛盾情感。

诗风奔放昂扬。

代表作家高(适)岑(参)。

6.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

宋代的词从风格上看,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是辛(弃疾)苏(轼);婉约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李清照。

7.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与词相近,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

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

套数也叫套曲,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

它少则两曲,多则二十曲,没有定数限制。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过程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出它主要历经了从二言到四言,到骚体楚辞,到五言七言已经及杂言,到前格律诗,到最终形成的格律诗。

(包括古白话诗,以及词,散曲,和新诗,本文不作深究)这十一种主要形式。

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古代文学的河流里追本溯源,诗歌恐怕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

如果从鲁迅所说的“杭育杭育”派的原始诗歌开始算起,那么,诗歌的历史也就几乎等同于人类语言的历史。

流传至今的《弹歌》就是远古时候最美的诗歌。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相传黄帝所作的《弹歌》就是典型的二言诗,短短八个字概括了从制作工具到猎取动物的整个过程。

实际上就是二言古谣,也可称为原始歌谣,远古歌谣,太古歌谣或上古歌谣等等。

《礼记》和《易经》等古籍中也有类似的作品。

这类诗歌的基本形式就是歌谣,它产生与先民的集体生活密切相关,他们通过歌谣来传授生产技能,协调劳动节奏,表达内心感受,娱乐群体生活等等。

清代沈德潜选编的《古诗源》收录了许多远古和上古时代的歌谣,如:

《尧戒》:战战栗栗,日谨一日。

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夏商时期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而发达的文化。

这个时期的诗歌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

如《大学》中记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但流传下来极少,部分保存在甲骨文和大型青铜器上。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大战中取得完全胜利,建立了新的奴隶制王朝。

周王朝起初定都镐京(今西安附近),史称西周。

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

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周文化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王朝建立了采风制度,收集民歌,以观风俗、察民情,保留了大量的民歌。

春秋时期,四言诗已经十分成熟,作诗言诗蔚然成风,举凡庙堂祭祀、外交应对、亲朋酬答,都离不开诗歌的创作和应用。

中国文化进入了第一个繁盛期。

经过孔子的删定,形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它是最初一部以诗的艺术形式独树一帜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从音韵学上说它仍然属于上古歌谣,但是它与二言古谣有明显的不同点,赋比兴三大手法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

感情充沛,和现代作品几乎没有隔阂。

如爱情诗歌《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共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此后才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也是中国历史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是封建制逐步取代奴隶制的转变时期。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儒、墨道、法、兵等各个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宣传*治主张,并互相辩论,形成了学术繁荣的“百家争鸣”局面。

春秋末期,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等,相继传入楚国,巫风盛行的这个地方,诗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屈原的创作使诗歌有了飞跃,创造了一种新诗体“楚辞”,诗歌获得了饱满的生命力,把先秦文学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峰。

西汉刘向把屈原及其宋玉等人的作品汇编而成《楚辞》,它是继《诗经》之后的第二部诗歌总集。

与《诗经》相比,《楚辞》砌词以托意,词藻华丽,想象力丰富,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未列篇名。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所载也是二十五篇,为《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而把《招魂》列于宋玉名下,汉代就存在争议。

大致说来,现代研究者多认为《招魂》仍应遵从《史记》,视为屈原之作。

《史记》本传中提到的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为屈原的作品。

其间荀子还著有篇幅相当长的杂言体的《成相篇》,以七言句为主。

“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

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

诗中已经出现典型的上四下三结构的七言诗句,这种形式节奏明快,音韵顺口,便于流传。

近年秦墓出土的竹简中,也有好几首类似的歌辞,可见这种歌谣体在战国后期曾经很流行,已经存在形成七言诗体的萌芽。

秦王朝的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开国君臣多为楚人,所以楚辞和楚歌兴盛一时。

楚辞孕育了汉赋,楚歌孕育了五言诗的雏形。

辞赋如司马相如和《子虚赋》、《上林赋》这样典型的汉代大赋。

但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始终存在,其语言整饬华丽、注重铺陈的特点也贯穿始终。

新兴的乐府诗开始显示出生命力,五言诗正在登上文学舞台,七言诗也开始萌芽。

“乐府”收集整理的民歌就叫乐府民歌,多同民间的音乐舞蹈相结合。

如《江南》、《铙歌十八曲》、《十五从*征》等。

最早的五言诗是虞姬的《和项王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李延年的《佳人歌》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班婕妤的《怨歌行》

“新裂齐绔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西汉后期,五言诗形式在民间已经普遍流行。

不过,五言诗在西汉始终没有成为通行的主流的诗歌形式,直到东汉以后才逐步兴盛起来。

与五言诗一样,七言古体诗起源也较早,七言诗在旧体诗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形式。

在《楚辞》中已经有不少的七言句子。

在战国时期已经很常见。

《文选》注引刘向的《七言》诗尚有六句,是完整的七言诗歌,

“朅来归耕永自疏”、“结构野草起屋庐”、

“宴处从容观诗书”、“山鸟群鸣我心怀”。

较早的如曹丕的《燕歌行》,句句押韵,即所谓的“柏梁体”,如《柏梁台诗》、《四愁诗 》等等。

最具有代表性的宋代诗人鲍照,他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写七言的诗人,其《行路难》十八首其中就有著名的纯七言诗,与此同时的还有谢惠连和谢庄,自此时起,七言这种形式就已经奠定了基础。

七言诗在南北朝发展缓慢,入唐以后,一支律化,成为格律诗的主要形式。

另一支被称为“歌形体”。

这些诗很多地方不讲究平仄,仍旧只能算是古体。

五言古体诗产生以后,成为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间的主要诗体。

曹丕、曹植、王粲等人诗歌追求修辞华美,普遍运用藻饰、骈偶、声律、用典等表现手段,增强了诗歌艺术性,使文学语言更富于表现力,以后愈来愈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普遍风气。

随着佛教的影响,中国人逐渐开始自觉地研究起声调来,相传最早的专著魏.李登的《声类》,但本书已经失传,齐武帝永明年间沈约和周颙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古代诗歌自此开始走向格律化。

根据口音把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提出了“四声说”,并提倡在诗中应用。

形成了“永明体”。

但“永明体”的格律要求尚不成熟,如律句模式以及粘未定,故称为前格律诗。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最著名的“竟陵八友”等人的诗歌。

隋唐时期建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尤其是唐朝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极大地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诗歌创作的高度繁荣使唐代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中国真正成为“诗的国度”。

初唐以后,涌现了一批对诗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陈子昂,孟浩然,王维,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韩愈,李贺,元稹,刘禹锡,柳宗元,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诗人数以千计,作品数以万计,形成群星璀璨的盛大局面。

由于唐代诗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中许多诗人来自社会中下层,他们对社会各方面情况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自身的经历也往往更为曲折丰富,因而,唐诗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从诗歌的题材与内容来说,咏史怀古、饮酒赋诗、壮丽河山、农家田园、边塞战争、塞外风光、友谊爱情、琴棋书画、音乐舞蹈、参禅礼佛等,都在唐诗中得到具体而生动的反映。

唐诗中各种传统诗体兼备,无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格律诗——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排律进一步成熟并定型。

《唐书》有曰:唐兴,诗人承隋、陈风流,浮靡相矜。

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

经过唐人的努力,此时格律诗在句内搭配、粘对,对仗,句言等方面都有了完备的规范。

古白话诗是人民群众生活的语言,受官僚文人的排斥,一般书籍不予收录,所以流传的极少。

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

宋代的词从风格上看,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是辛(弃疾)苏(轼);婉约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李清照。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与词相近,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

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

套数也叫套曲,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

它少则两曲,多则二十曲,没有定数限制。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新诗是“五四”时期新兴的自由体白话诗,从形式上讲除了简单的押韵外,几乎没有其他要求。

宋词的演变史

宋词的演变史

宋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

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宋词以描写艳情为主。

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抒写艳思恋情的专门文体,“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都是宋词这种创作主流倾向的归纳。

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被后人推尊为“豪放词”开山祖的苏轼,其绝大多数词仍属“艳科”范围。

即使是“艳情”之外的题材,也要受到主流倾向的渗透,或多或少地沾带着“艳”的情味宋词创作的主流倾向,正属于被孔子屏弃的淫靡的“郑卫”之声一流,与风雅篇什背道而驰。

它只有表层次上的享乐生活追求,决没有深层的意蕴供回味。

所以,宋词人们一面沉湎于声色的快乐享受,另一面又自我掩饰,自我辩解,“自扫其迹”。

后人“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也为其曲意解释。

贪图享受,人所难免,兴发情动,形诸歌咏。

事后又觉得不合雅趣,有失颜面。

这种矛盾普遍存在于歌词的创作之中。

如能将艳情的表述含蓄化、朦胧化,似有兴寄,让接受者产生无限言外托喻之想。

且将字面、句子、声韵皆加以锻炼,使其具有典丽高雅之风貌,岂不是两全其美,基于这样的立场,“去俗复雅”作为宋词创作的主要努力方向,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创作流派,从创作的实践到出现较完整。

扩展资料

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善于将抒情与写景完美结合。

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使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

其次,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感情,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

再次,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

宋词虽沿袭着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感情、性灵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使宋词风格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密丽险涩等多种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诗宋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词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秀网 » 传统诗词的演变史

诗词

高中三年的学习计划优秀范文

阅读(7225)

求高中3年规划,急!!!!!!!!!!!!!!!!!!进入高中,学习自然还是首要问题,为此,我制定了如下1个目标及计划。 我的基础很差,可以说每1科都是我的薄弱,而其中属语文最为薄弱,所以我准备每天早上适当早起,早

感谢信

男孩的生日感谢信

阅读(7407)

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给自己孩子过生日,感谢语怎么写?首先可以开门见山地说出感谢的话语,然后说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进步,最后再次感谢老师和小朋友。 谢谢老师和所有小朋

诗词

校园建设调研报告范文,校园环境调查报告

阅读(7267)

校园环境调查报告自己先想几个大方面,比如校园道路、教室、餐厅、宿舍、图书馆等。再就各个方面拟定相应的调查细节,包括卫生、服务质量等。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话题的校报告怎么

感谢信

中考感谢信英语模板

阅读(7471)

英语作文感谢信英语感谢信的格式怎么写感谢信的写作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首先开头要明确的对对方提供的帮助或赠送的礼品表示谢意。主体部分则需列举对方提供的帮助,说明该帮

申请书

林业局晋升申请书怎么写,晋升申请表怎么填写

阅读(5279)

晋升申请表怎么填写自己对自己的工作的肯定和认识,挑好的写,如果转正的可能已经确定了随便写一点就好了!职称晋升申请书怎么写? 啥格式?申请书 抬头(向哪个部门申请): 申请人的个人

申请书

交通事故证据调取申请书

阅读(7264)

交通事故调解申请书的请求事项怎么写交通事故调解申请书 某某交通警察大队: 本人XX于2012年X月X日在XXX地点与XX发生交通事故。现经你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本人对认定无

发言稿

生产经营领导发言稿范文

阅读(7322)

铝厂领导讲话~体会(范文) 快快!急需这是摘得,你看看有用吗? 如果河南分公司关门停产了,我们有多少员工能再找到工作?我们广大员工和内退职工,离退休人员将如何生活?如何赡养父母?如何